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村领导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值得学习!

    信息发布者:后张村
    2019-07-16 08:58:48   转载

    当好群众领路人
    ——构林镇官刘村振兴乡村经济侧记
    近年来,构林镇官刘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大胆实践,真抓实干,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官刘村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呈现出干部劲足、群众心齐、人心思上、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勤政为民勇担当
    1998年,刘邦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组织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养殖产业,决定先由村干部养殖蛋鸡,少则养4千余只,多则3万余只,改变村民对传统农业的依赖。2004年至2011年期间,鸡蛋行情一直不错,每斤鸡蛋近2元,收入十分可观。
    群众在看到养鸡挣钱后,纷纷要求加入养殖队伍,刘邦新和村支两委班子就在资金、技术、销路上为他们提供方便,群众最担心养殖中的疾病风险,刘邦新专门到南阳市聘请禽类疾病防治技术员,每月到村举办一场养鸡技术培训会,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刘邦新还联系了两家收购鸡蛋的公司,解决了鸡蛋的销路问题。
    王红伟是村里普通的一名养殖户,养了4000只鸡,每年收益达十六万元。他常说:“要不是跟着刘邦新发展蛋鸡养殖,我哪能供出3名大学生。”当时,全村最多的时候发展了98家养鸡场,存栏蛋鸡达36万只,每天可产鲜蛋4万斤。
    近几年,由于禽流感使村里养鸡规模大幅缩水,鸡粪带来的环境污染又成为村里的头等大事。
    2010年,官刘村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代表两次赴湖北公安县,参观学习当地的葡萄种植,发现鸡粪是种植葡萄的最佳肥料。2011年,刘邦新带领全村发展种植京亚、藤稔两个品种葡萄1140亩,并成立邓州市绿盟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每亩地收益9000元左右,实现了群众由养殖向种植的转变。
    “去年,村里土地整理项目获得上级批准,计划在村里发展稻虾混养和麦茬稻,利用优质的丹江水资源,带领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现群众致富奔小康。”刘邦新说。
    廉洁自律树正气
    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建设理论和廉政法规,建立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执政为民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奉献精神,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工作,村党支部坚持每月6号召集村支两委班子、监委会成员,共同对当月村集体收支情况,进行集体审批,并向村民公示,增强了村干部的自我约束力。
    村党支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充分发扬民主,重大决策都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实行村务、党务公开,保持班子的纯洁,树立良好形象。
    对群众有纠纷有矛盾的问题,村党支部耐心做解释,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群众反映的宅基地、危房改造、低保等,做到急事快办、要事跟踪督办、难事协力办。对于一些棘手难题,一方面向群众说明情况,做好疏导解释工作,另一方面邀请法庭和司法所介入帮助化解,确保“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
    精准服务促脱贫
    官刘村有13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790户41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35人。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和支持下,明确了脱贫攻坚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外出打工、葡萄种植、蛋鸡和生猪养殖。
    帮扶工作中,坚持村组干部分包贫困户制度,每人联系3—8名贫困户,全面准确了解贫困群众诉求,掌握贫困户家庭生活动态,解决具体问题,改善居住生活条件,推动全村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多方筹措资金130万元,修整村内道路13.2公里,使自然村道路硬化通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帮助贫困户劳动力到江西吉安等地电子厂就业,月工资5000元左右;7名贫困户被安排到公益岗位。一系列的帮扶举措,大大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官刘村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认可,也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五个好”村党支部、市治安模范村、市红旗党支部、市五星级党支部和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先进村等荣誉奖牌,挂满了村部的荣誉墙。
    “一个村的发展,关键是党支部的引领,传统农业的转型需要党员干部的带动和示范。我们村从养殖到种植的转变,都是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的结果,作为最基层的党员,只有处处事事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真正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刘邦新说。
    “红色引擎”聚活力
    ——沈马岗村党建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盛夏,记者来到构林镇沈马岗村采访,村道两旁一排排品种不同的苗木,枝繁叶茂,满目苍翠,让人觉得凉爽惬意,一条笔直的沥青路直通村部。“道路平坦通畅了,村民们的心里更敞亮了。”说这话的是沈马岗村党支部书记李荣泽,而在今年5月之前,李荣泽还是该村一名普通党员、一位种植大户。
    一直在外务工的李荣泽,2013年在村支两委的感召下返乡创业,创建林秀苗木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劳动力100余人就业。今年,在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下,李荣泽当选为沈马岗村党支部书记。
    走进村部,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村民大舞台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级服务平台经过扩建升级后,让党员干部群众都有‘家’可归。”老党员马国强很感慨,以前,党员开会的地方都没有,群众活动也没有场所,“三会一课”等制度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
    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沈付志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党建需要平台载体,也需要仪式感。以前党员活动就是一年开两次会,现在每月都有主题活动,老百姓办事村部每天都有人值班,党群关系更融洽了。”
    沈付志告诉记者,新组建的村党支部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了村支两委和党员的日常学习,强化了两委班子建设。同时,从优秀的党员、致富能手中选拔一批责任心强和有担当精神的年轻人进入后备干部之列,现在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既是优秀党员,又是致富能手。
    记者了解到,李荣泽的林秀苗木基地,流转土地1600余亩,村民在获得每亩土地流转费600元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基地务工。“我记得2013年的时候,别的村土地流转费每亩只有300元,而荣泽以每亩600元的标准给我们,我家流转了4亩半土地,流转后我在基地务工,有了双份收入。”该村贫困户李银德高兴地说。
    苗木基地不仅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还为村民发展养殖业带来了效益。“我借着荣泽的苗木基地,在林下养鹅,不仅饲料省了,散养的鹅肉质好、口感好,深受欢迎,现在已经发展到1000多只了,以后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该村养殖户李显体说。
    沈马岗村选出的“领头雁”,不仅凝聚了民心,团结带领群众发展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而且健全了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近年来,随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不断深化运用,沈马岗村建立了四级民事调解法,把全村划分为3个片16个组,基层有矛盾先由各组组长调解,调解不了的,由区域的片长调解、村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出面调解,如果还没有调解好,最后通过群众代表大会解决。
    “2017年,9组群众因为宅基地闹纠纷,过去的麦场荒废后,两家邻居因为占地而闹矛盾,最后通过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多次上门调解,最终妥善解决。”沈付志说,“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统一划分宅基地,建了游园广场、公共厕所,增添了路灯,亮化了道路,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正在广场健身的村民马超看到记者采访,笑着说:“以前的麦场荒着,邻居们经常为占场地闹纠纷,这下好了,一到晚上这广场可热闹了,唱歌、跳舞、健身,邻里关系好多了。”
    带领群众致富、促进村民和谐,村党支部始终把扶危济贫、纾困救难作为村级组织的工作重点。今年麦收时,村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户拉麦收麦,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身体残疾的贫困户,由村党支部统一联系收割机和其他机械,帮助贫困群众麦收,真正做到帮扶路上不落一人。
    “我视力残疾,今年多亏了村干部的帮助,无偿为我收麦、拉麦、晒麦,让我今年麦收顺利。”该村贫困户沈海红很是感激。
    “基层最讲实在,群众跟不跟你走,关键看你有没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能不能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李荣泽告诉记者,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定要始终把党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舞好党建这个“龙头”。
    采访结束,记者看到,在沈马岗村部楼前的大花坛里,党旗在高高飘扬,党建这一“红色引擎”,正引领着村民们走在致富的路上。
    (张雪洁)
    党建发力 蹄疾步稳
    ——郭庄社区抓党建促发展
    位于构林镇集贸中心的郭庄社区,辖2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954户4069人,党员112名,农业种植和劳务输出是社区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该社区党支部严格按照以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加强社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和稳定,先后被南阳市和市委组织部授予“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支部”等荣誉称号。
    强堡垒 抓队伍
    “村里的事情要管好,村干部首先要做出表率。”这是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正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郭庄社区党支部始终以建设“红旗支部”为目标,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要求在全社区开展争创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我们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让党员交流学习体会,工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处理亲戚、朋友与邻里的关系,能够做到廉洁自律,公平公正。”周正新告诉记者,通过培训党员干部,把党员逐步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有效地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干事创业能力。
    同时,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接受群众监督,充分有效地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八公开”,提高政务、财务透明度,强化民主管理,对每位党员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调动了干部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传帮带 助发展
    在郭庄社区鼎鑫现代农业公司的蔬菜基地里,记者看到成片的应季蔬菜已经成熟,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装车。“我在这里采摘、打包成熟的菜心,工作不累,离家不远,能照顾家庭。”“多劳多得,干得多工资就多,比起外出务工好多了。”正在地里务工的村民们都很开心。
    鼎鑫现代农业公司是该社区在外成功人士杨文返乡创业成立的,自2012年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来,公司主要以种植广东菜心、奶白菜、上海青等时令蔬菜为主,销往广东、深圳、香港等地。
    在此基础上,杨文的蔬菜种植基地作为“百企帮百村”的扶贫基地,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优势,与当地农户采取“租地—种地—回收”的合作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周边不少群困户个群众在此就业。
    在发展建设中,郭庄社区发挥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党员掌握2-3门实用技术,95%的党员在集镇从事二、三产业,村干部既是社区的“领路人”,也是发展产业“带头人”。
    周正新告诉记者:“传帮带作用发挥好了,支部的堡垒作用就会更好,影响并带动群众发展经济。”周正新说,“截至目前,全社区党员干部先后为贫困户提供致富项目120个,扶持资金达30万元,帮助30户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抓党建 促脱贫
    张清科是该社区的贫困户,自幼残疾的他,矢志学医,通过艰苦努力,2018年考取了医师资格证,社区党员干部多次上门和他谈心交流,制定脱贫计划,为他办理了卫生室的营业执照,今年3月份,张清科的诊所挂牌开业。“感谢社区为我提供的帮助,我要通过自己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张清科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张清科这样的贫困户,只是社区在实施因户施策脱贫工作中的一个代表。据社区干部刘文平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社区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坚持保障与增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注重脱贫质量的提高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
    “我们每个月都要组织党员,对25户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周正新说,“下一步,社区将继续以党建引领扶贫,采取更加有效的具体措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巩固建立长效脱贫机制,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让社区群众更加富裕。”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